台灣顏面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於上周日(10月23日)舉行年會,會中指出,衛福部已正式通過將顏面整形重建次專科領域,納入耳鼻喉科專科醫師訓練課程基準,並於今年7月1日生效,未來的耳鼻喉科新血連整形能力也都要齊備,兼顧「救命也就醜的方向」。
相關從業醫師表示,過去耳鼻喉科醫師雖也操刀整形,但多半著重在功能重建、治療,可能忽略醫美外觀要求。以鼻中膈彎曲為例,耳鼻喉科醫師可能只在乎打通鼻子、解決病人鼻塞的燃眉之急,卻忽略手術後鼻子可能仍是歪的,或者因為取掉的軟骨多寡造成塌鼻子;另一方面,也有病人苦於小下巴、下巴內縮的外貌困擾,第一時間只找了醫美整形醫師墊了下巴、有了美觀,但這類病人常見一躺下舌頭就後倒、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咬合、呼吸道等疾病隱憂卻依然存在。
醫師指出,本次決策將顏面整形重建的領域納入耳鼻喉科專科訓練課程後,將有助強調功能性與美容性整合的鼻整形重建手術新概念,在世界各先進國家、例如美國,顏面整形重建都已是耳鼻喉頭頸外科的次專科領域。
台灣顏面整形重建外科醫學會自2007年正式受邀成為世界顏面整形外科醫學會聯盟(IFFPSS)的會員,成為台灣唯一加入IFFPSS的美容醫學相關醫學會後,今年也爭取到2020年顏面整形重建世界大會的主辦資格,這也將是台灣首次擔任主辦國。
(本文編採自蘋果日報、今日新聞網)